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实验与创新中心简介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实验与创新中心源于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实验中心,始建于1980年,实行校部两级管理,中心主任负责制,面向《中共宜宾市委关于制定宜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所提出的“加快建成科教强市和成渝双城区域科教中心”和“加快构建食品饮料、锂电、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绿色能源化工“5+1”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进一步革新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实验与创新中心建设理念,实施内外统筹建制、校企共建、开放共享原则,为教学、科研、学科竞赛及校企合作提供有利保障。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实验与创新中心拥有专兼职教师9人,其中高级实验师1人、高级工程师1人、讲师以上职称人员占85.6%;中心涵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以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四个专业,共计30余间教学实验室。使用面积3900余平方米,设备总值3000万元。承担50余门课程,开设各类实验项目数500余项。
中心现有智能成像与信号处理研究中心,智能装备制造研究中心,宜宾市机械电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精密制造与自动化研究中心以及电子科学技术应用研究所,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出版教材10余部。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学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不断输入优秀实习生进入企业见习、实习,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互渗透,逐渐形成校内外双循环实践教学体系。依据师资科研优势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创建了“智能成像与信号处理”和“智能检测与控制装备技术开发”两个科研平台,先后与中科院、川煤集团、中科智博、四川千步机电等20余家企业、科研院所开展校企所联合项目申报获得国家、部委、省市厅校级项目立项20余项,企业横向10余项,经费400余万。
实验与创新中心全力配合师生进行教学与学科竞赛,取得硕果累累。学生进入实验室参加学科竞赛培训人数逐年增加,在学科竞赛指导教师团队培训与指导下近五年获得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级一等奖4项,国家级二等奖5项;省级一等奖8项,省级二等奖24项,省级三等奖32项;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国家级二等奖2项,西部赛区一等奖2项,三等奖3项;四川省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一等奖8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22项;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国家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6项;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再创历史新高,获得国家级铜奖6项,省级金奖5项,银奖8项,铜奖20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国家级立项26项,省级立项35项;全国大学生标准化奥林匹克竞赛西南区域赛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省级二等奖4项。
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实验与创新中心与国科科技、昆山巨林、北京华清远见等多家科技公司联合申报教育部产教融合项目“基于企业项目驱动的《EDA技术及应用》课程建设”,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的合作共赢;联合申报教育部产教融合项目“智能在线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对电子类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实现全覆盖,在后疫情时代在线解决学生实验教学;联合申报教育部产教融合项目“宜宾学院华清软件实践基地建设”,依托软硬件资源开展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条件建设。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受到校企行业领导高度重视。并与企业联合建立了CAD行业认证培训中心及ARM工程师认证,校企共建“EDA技术及应用联合创新实验室”、“通信抗干扰技术实验与测试中心(宜宾)”、“物联网联合实验室”、“工业互联网联合实验室”等教学实验室;在强化常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基础上,整合教学、科研、竞赛、校企合作多种资源,学生工程应用实践教学条件持续提高。